介绍:
音乐会波尔卡主要运用波尔卡这种舞蹈的节奏通过回旋曲的方式来描绘舞会上形形色色的舞者,旋律优美、流畅、富有律动性、节奏感强,带有谐谑曲的情趣。
“波尔卡”一词是从波希米亚语中的“半”字演化而来的。波尔卡舞曲产生于1830年左右的捷克,波尔卡是一种两拍子的快速舞曲,舞者们常站成一个圆圈,舞步很小,半步半步地跳,因而得名。
1833年,波尔卡首次进入布拉格舞厅。1840年,布拉格的舞蹈教师在巴黎表演波尔卡一举成功,从而使波尔卡一下子闯进了巴黎的沙龙和舞厅。19世纪中叶,波尔卡传到英美,与华尔兹一道取代了乡村舞和科蒂林舞。波尔卡热使得其它中欧舞蹈也开始流行,大大丰富了舞厅舞的品种和样式。20世纪的拉格泰姆、爵士等新型舞蹈以其崭新的活力和面貌压倒了波尔卡。如今在波兰以外,我们只能在美国的波兰移民中和在一些古典芭蕾舞剧里一睹波尔卡的风采。
波尔卡舞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用之于歌剧和器乐创作中,如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中的波尔卡。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均作有著名的波尔卡作品。比如:《闲聊波尔卡》、《游览列车波尔卡》、《狩猎波尔卡》、《电闪雷鸣快速波尔卡》、《啤酒桶波尔卡》等。